彰化银行总行及行史馆
Google评价: 3.9建议旅游时间:1-1.5小时
更新日期:2023-06-29
介绍
位在台湾大道与自由路交叉口的台中彰化银行总行,兴建於日治昭和时期,建筑仿古希腊罗马的柱廊式风格,外观气势雄伟,工艺精美细腻,为台中着名的地标,经指定为市定古蹟,也是台湾最早由民间筹资设立的银行,极具文化资产保存与研究的珍贵价值,迄今仍然为彰化总行的营业部使用,二楼设有行史馆,保存当时的文史资料,采取预约制参观。

在清代一田二主现象严重,日治时代总督府推行庞大公债以清理租权问题,但由於公债补偿条件不佳,不受到民众的欢迎,纷纷抛售求现,为了维护公债的公信力,一方面派员收购,另一方面鼓励地方人士利用公债集资经营事业。在此时空背景之下,1905年由彰化吴汝祥为首召集台湾中部的地方仕绅,集资二十二万日圆大租补偿金充为股本,於彰化组织创设「株式会社彰化银行」,鹿港辜显荣也被选为监察人,後因环境的需求,银行迁移至台中市,是台湾少数把总行设置於中台湾的大型商业银行。

1936年兴建新总行,即今日的台中彰化总行,由白仓好夫与畠山喜三郎设计,以仿西方风格的古典主义建筑打造,典雅的雕花装饰、浑圆的水泥石柱、古朴的厚重铁门,内部空间的挑高设计,呈现当时的银行建筑美感。台湾光复以後,国民政府接收原日籍股东的股份,1947年林献堂被推选为董事长,并改组为「彰化商业银行」,1998年由官民合股的行库改制为民营。靠近自由路一侧的花园内,还可看到林献堂纪念铜像屹立在其中,值得一探。

在清代一田二主现象严重,日治时代总督府推行庞大公债以清理租权问题,但由於公债补偿条件不佳,不受到民众的欢迎,纷纷抛售求现,为了维护公债的公信力,一方面派员收购,另一方面鼓励地方人士利用公债集资经营事业。在此时空背景之下,1905年由彰化吴汝祥为首召集台湾中部的地方仕绅,集资二十二万日圆大租补偿金充为股本,於彰化组织创设「株式会社彰化银行」,鹿港辜显荣也被选为监察人,後因环境的需求,银行迁移至台中市,是台湾少数把总行设置於中台湾的大型商业银行。
1936年兴建新总行,即今日的台中彰化总行,由白仓好夫与畠山喜三郎设计,以仿西方风格的古典主义建筑打造,典雅的雕花装饰、浑圆的水泥石柱、古朴的厚重铁门,内部空间的挑高设计,呈现当时的银行建筑美感。台湾光复以後,国民政府接收原日籍股东的股份,1947年林献堂被推选为董事长,并改组为「彰化商业银行」,1998年由官民合股的行库改制为民营。靠近自由路一侧的花园内,还可看到林献堂纪念铜像屹立在其中,值得一探。
服务设施
- 展示馆
- 停车场
- 公厕
- 解说简报
快速导航
进入后可依您的出发地,选择适合的交通方式人气
3.6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