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复新村
Google评价: 4.3介绍
玩赏攻略
◼️经典电影场景
◼️青年创业文创基地
◼️假日市集
◼️原流新创聚落
位於雾峰区的光复新村,是早期台湾第一个新市镇,浓厚的眷村味,是拍摄婚纱取景的好去处,也有不少电影也在此取景。
昔日,光复新村为省政府教育厅、卫生处、印刷厂员工的眷属宿舍。资金为美援提供,并由当时的建设厅副厅长刘永楙到英国考察,带回最新的「花园城市」设计概念,将工作、居住区合一,设计低人口密度、高比率绿地的生活空间。
住户最多时达四百多户,内部公共设施完善,有学校、公园、市场等,环境清雅,街道整齐。村内具有台湾第一座雨水、污水分流的下水道系统,在台湾的都市建筑史上有其特殊的意义。
九二一大地震後三年,居民再度意识到闲置宿舍再公共化的价值,希望以社区生活博物馆,引入艺术家的文化创意,让光复新村脱离「省府宿舍」的宿命,转化成与地震博物馆相互辉映。
然而,精省後的「光复新村」分属中央各部主管,计有财政部、卫生署、教育部,使得管理与再利用均不易推动,同时,在法令限制下,社区居民也无法对自己的居住环境做出变更,生活环境因此更加恶化。
如今,光复新村经过社区活化再利用,再度给予当初的光复新村新的生命,并经由70位充满理想的店主组成的小聚落青年梦想地,摇身一变成了文创艺术的眷村,可以在街道巷弄找到各种不同的装置艺术,文创小店,让光复新村再次带着大家探索光阴足迹。
原流新创聚落於110年12月22日於光复新村内揭牌开幕,占地约800坪户外、室内空间整体充满了原住民族生命的流动感,共规划出包括艺术展览、文学创作、生活选物、光雕餐桌、户外艺术空间营造等区域。除可在此接触原民文化创意、工艺、农特产外,更汇聚了多位原住民族创作者,民众能亲身参与各式课程及美学展览,从视觉、味觉、触觉接触各种特色活动。不论是美食爱好者、亲子家庭各种族群,都能以最直觉的体验方式,身历其境去探索、游戏与学习,了解更多元、不同面向的深度原住民族文化。
「原流/ Llyung」这个名字源於泰雅族,「原」就是「原点到原点」、回到出生的地方,唤醒血液里的印记;「流」则是指「河流」,因着血缘、资源、语言之流,让互惠合作的精神延续至今。对泰雅族人而言,河流就是泰雅族世界展开的轴线,象徵了部落之间共享的关系,也承载了泰雅族人的历史记忆。
服务设施
- 公车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