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位點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臺中觀光旅遊網

定位點

南屯麻芛文化館ˍ犁頭店

Google評價: 4.1
建議旅遊時間:0.5-1小時
更新日期:2023-09-26
臺中市南屯區是臺中盆地的文化發源地,舊地名叫做「犁頭店」,地名由來是因清領末期,因應墾殖的需要,打造農具和鑄造犁頭的打鐵店鋪與店家很多,形成農具交易中心而得名。
「犁頭店」聚落形成遠溯清康熙年間,深具以農立莊的歷史墾殖意涵。漢人先民唐山過台灣來墾殖,農地的工作,端賴獸力水牛與黃牛的幫忙,犁田耕土則操作犁來完成。「犁頭」是由高溫熔出的銑水,經犁頭、犁底、犁壁三個模具所鑄模而組裝成的。犁頭加上木頭為骨架,組裝成「犁」。
我們的祖先,非常的有智慧,在發明犁之後又製作出了掛在水牛脖子上的牛軛,藉著腳車的聯結來操作犁。牛軛與腳車之間如何牽繫?怎樣讓水牛乖乖地來犁田呢?聰明的祖先就地取材,就取用黃麻的纖維來編成繩索,腳車和犁之間是靠繩索來結綁,才能拖動,穿透水牛鼻子的牛鼻環也結綁著牛索,農夫就靠這條牛索讓水牛聽他的指揮工作。

介紹

犁頭店居民早期是以務農為主,種植黃麻為取其長纖維製作麻繩用。最早臺灣黃麻源自康熙年間由中國大陸移植至嘉義縣溪口鄉一帶,日據時期更因需大量麻袋包裝米、糖以利運送出口,在中部地區更鼓勵種植。黃麻並不是犁頭店獨有的作物,但黃麻的嫩葉─麻芛卻是犁頭店的特色食材。
 
取完黃麻長纖維,嫩葉被丟棄很可惜,惜福的農民想要做為食物,但苦味很重,後來發現如果去除葉脈,葉片經搓柔去苦水後,煮成湯並加入地瓜或小魚乾,就成為夏天一道清涼降火氣的佳餚,拌入白飯更有飽足感,成為最受農民歡迎的田間點心之一。但因為處理過程繁複,後來霧峰農業試驗所改良出甜麻品種,不必經過搓揉的步驟,煮食更便利。在豐原以南,雲林以北地區,麻芛湯是許多人共同的飲食記憶。打蔴繩與吃麻芛,是犁頭店地區早期普遍的生活型態。當地文史工作者將麻芛產業與麻芛文化結合,由財團法人萬和宮文教基金會接受文建會指導,於民國93 年成立「麻芛文化館」,館內展示犁頭店的歷史軌跡、麻芛的文化發展、創意藝廊等有系統的介紹。文化館位於萬和宮文化大樓的五樓,參觀後將對麻芛會有更深刻的體驗。在地文化工作團隊更積極推動許多與麻芛相關的活動,例如透過學校鄉土教學,指導學生認識麻芛的生長過程,體驗結麻繩(打索仔)的樂趣。農會家政班指導班員學習製作麻芛饅頭,老街的糕餅店更開發了麻芛新產品。因為麻芛的需求量增加,也鼓勵農民種植麻芛的意願,造就農產業的發展,增加農民收入。
 
想來一碗麻芛湯嗎?每年5~9 月麻芛盛產時,在南屯市場、三民路第二市場、向上路向上市場等都有販售,到臺中有機會一定要來品嘗。簡單一碗色澤碧綠有如翡翠的濃稠麻芛湯,延續的是先民的生活文化與飲食習慣內涵。(文字說明截選自 中華文化協會-走讀臺灣)

學校單位欲參觀者,請向辦公室詢問,設有導覽志工解說
洽詢電話:04-23893285 林小姐

服務設施

  • 展示館

快速導航

進入後可依您的出發地,選擇適合的交通方式
南屯麻芛文化館(犁頭店)
返回頁面頂端 台中旅遊網 FB Cha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