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位點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臺中觀光旅遊網

定位點
建議旅遊時間:1-2小時
更新日期:2023-09-26
慈善寺創建於日治大正2年(西元1913年),民國62年重新擴建,大雄寶殿、庫裡、華嚴格均為鋼筋水泥建造物,氣勢雄偉,庭園風光秀麗,最適合散步。寺外的平田里福德祠,環境幽靜、古木參天,極具雅趣,四時遊客絡繹不絕,為北屯地區郊遊勝地之一。

介紹

全台聞名的佛剎─台中慈善寺,前身為慈善堂,建於光緒十八年,也是清末台中市的佛教道場之ㄧ。光復後的台中佛教,日本宗派撤離,中國大陸佛教傳入。台中佛教進進入另一嶄新局面。1955年慈善堂改名慈善寺,在善智、律航、廣化、振光諸師的相繼住持之下,寺務漸興。

慈善寺建廟歷史悠久,民國五年日據時期由林通等地方人士創建「慈善堂」,迄台灣光復後,由律航法師主持,從事整頓,樹立道風,以持戒念佛為宗旨,為慈善寺建立深厚基礎。民國五十二年振光法師接任住持,發願整頓老舊佛寺,經多方奔走募款,完成大雄寶殿、安老院、華藏塔等工程,慈善寺規模初具,民國六十年並舉行第一屆護國千佛大戒,此乃佛門盛事,儀式莊嚴隆重盛況空前。

民國七十三年,慈善寺再度翻修,擴建講堂、齋堂、寮房等多項建設,歷經二十年的努力,振光法師銳意革新發揚光大,建築宏偉的慈善寺已成為全台知名的莊嚴佛剎。民國八十年,惠空法師成立「財團法人台中慈善寺文教基金會」,創辦佛學院與台中觀音線,以慈悲為懷的精神加入社會服務行列。民國八十七年成立「財團法人台灣省台中市慈善寺」,民國九十年由宏燦法師接任董事長,除推動寺務並廣開善門,在講堂推廣藝文活動,走入社區與民眾結緣。

慈善寺寺貌,壯觀雄偉,庭園風光雅致,環境清幽,儼然成為北屯地區郊遊觀光之勝地。近年來在宏燦法師的主持下,積極走入社區,推廣書法、鋼琴、插花等課程,並以入世精神與民眾結緣。

服務設施

  • 觀景台

快速導航

進入後可依您的出發地,選擇適合的交通方式

打卡熱點

【本區圖文皆介接自社群網友分享。版權為原作者所有,若有問題請通報平台
慈善寺
正面
涼亭
返回頁面頂端 台中旅遊網 FB Cha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