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位點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定位點

因緣際會 台中鐵路高架化核定和通車都和副市長林陵三有關

更新日期:2016-10-17 4957
因緣際會 台中鐵路高架化核定和通車都和副市長林陵三有關

攸關台中重大發展的台中鐵路高架化工程,歷經多年後,終於將在明(16)日第一階段通車。台中市政府表示,這個得來不易的建設終於開花結果,看似甜美成果的背後,事實上有艱辛的歷程,整個鐵路立體化計畫曾歷經多次波折,甚至遭擱置,還好及時出現轉圜,最後獲得成功。當年核定的交通部長,就是台中市副市長林陵三。

市府交通局表示,台中市為台灣南北往來的中樞要衝,在省轄市時代即已快速發展,地面鐵路對於整個都市區塊切割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日益顯著,因此早在民國80年代初期,當時的台灣省政府即已展開鐵路立體化的相關規劃,初步朝向鐵路地下化方式辦理,惟後來受限地下化經費龐大,中央負擔困難,計畫一度遭到擱置。

台中市的發展刻不容緩,但鐵路地下化計畫經多年反覆研議仍遲無具體成果,時程不斷往後推遲。民國92年,計畫終於露出曙光,時任交通部長的林陵三,為解決經費不足的困境,兼顧經費限制與地方發展需要,提出多項配套方案,最後促成由中央全額負擔建設經費,採行經費較為節省的鐵路高架化方案,讓整個計畫能夠繼續推動,進入實質推動程序,並於95年完成綜合規劃,以接續辦理細設設計及工程施作。

交通局長王義川表示,重大工程建設往往年期極長,從規劃到完成歷時多年,人、事、物可能都已物換星移,但台中鐵路高架化工程卻是非常特別,當初有幸在交通部長林陵三的努力下,獲行政院長游錫堃的同意,打破經費僵局,才能有今日的豐碩成果。

當年的林部長,到通車時的台中市林副市長,從在地的角度見證整個計畫的落成,王局長說,這印證當初的決策意義非凡,林副市長實在是交通史上少見具有遠見與魄力的工程師。

新台中火車站設計時,融合舊車站百年古蹟與周邊交通,不僅外型如蝴蝶展翅,也用挑高空間展現結構美感與自然光線,站體頂樓高37公尺,約12層樓高,是全台最高火車站,帶領台中市成為進入鐵路立體化時代。

新車站以虛實空間、水平線條與輕巧金屬拱,凸顯舊車站的厚實量體、垂直線條與穩重的紅磚牆,讓新舊車站的立面主軸相互垂直,呈現「雙軸線」概念,讓民眾在新站搭車時,也能讓舊站成為視野焦點。

而站體結構配合百年古蹟的舊火車站,不僅結構與舊車站保持安全距離,為完整保存舊車站與月台古蹟,也預留高架橋下空間,提供鐵道文化園區做整體規劃。

交通局表示,高架化工程具備造價低、工程快速、擴充容易、不怕淹水等優點,且高架化造價僅地下化的三分之一,讓台中市緊接台北市之後,成為六都第二個進入鐵路立體化的城市。

鐵路高架化第一階段通車後,後續還有第二階段工程將接續進行,除了將再新增栗林、頭家厝、松竹、精武、五權等五個通勤車站外,鐵路沿線平交道及地下道也將陸續填平,讓兩側都市縫合並減少交通壅塞,另外釋出之原軌道土地也將整體規劃,開闢為停車場、自行車道或作為綠地等使用,讓台中市整體都市空間更加充實。

在工程全數完成前,將有過度期間可能會有些許不便,交通局請民眾配合與見諒,等待整個計畫完全落成後,屆時將可感受到蛻變後的台中,邁入另一個百年新時代。

相關照片

返回頁面頂端 台中旅遊網 FB Chat